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(
NAFLD
)是一种获得性代谢——应激相关的肝脏疾病。美国普通人群的患病率高达
10%
~
30%
,且有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、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的可能。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(
NASH
)发生时,患者的
5
年和
10
年生存率分别是
67%
和
59%
。至今肝活检仍是发现
NASH
和早期肝纤维化的金标准,然而鉴于其有创性及标本大小和读片误差,亟需更好的诊断和监测
NAFLD
的无创性检查和生化学指标。
美国国立糖尿病、消化和肾脏病研究所于
2002
年成立了
NASH
临床研究网(
NASH CRN
)。该研究网致力研究
NASH
的病因、影响因素、自然转归、并发症和治疗,并于
2004
年
10
月至
2008
年
2
月期间联合
9
家医学中心,收集了
1 266
例成人患者的临床、实验室指标和组织学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。其中
1 019
例患者来自
NASH CRN
的数据库研究,
247
例患者来自
NASH CRH
成人治疗试验(
PIVENS
)研究。
NASH CRN
数据库的研究对象至少
2
岁以上,并满足以下任一条标准:(
1
)组织学确诊的
NAFLD
;(
2
)组织学确诊的隐源性肝硬化;(
3
)影像学怀疑的
NAFLD
;(
4
)有隐源性肝硬化的临床证据。排除有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或组织学证据,或纳入研究前两年内的饮酒量折合乙醇量为男性≥
20 g/d
,女性≥
10 g/d
的患者。其他排除标准还包括:各种慢性肝病;全胃肠外营养史、胆胰分流术后、或是胃肠减肥手术后;短肠综合征;怀疑或确诊的肝细胞癌;已知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;可能会影响随访研究的情况;或是无法提供知情同意书。
PIVENS
研究的入组标准比
NASH CRN
数据库研究的纳入标准更严格。符合条件的患者均在
18
岁或
18
岁以上,并在随机分组前
6
个月内经组织学证实
NASH
且无肝硬化。排除有糖尿病病史或曾接受过糖尿病治疗者,以及长期或随访前
3
个月内有大量饮酒史,折合乙醇量男性≥
30 g/d
,女性≥
20 g/d
者。同样还要排除任何形式的慢性肝病,使用任何可能引起
NAFLD
的药物、非稳定剂量的降脂药物,以及
ALT>300 U/L
或是血清肌酐水平≥
2.0 mg/dL
,还包括妊娠及不愿采用有效避孕措施,或哺乳期的育龄女性等。
所有研究对象都进行了包括人口学、病史、症状、药物使用情况、饮食及锻炼习惯、常规实验室检查的完整数据采集,并在随后
4
年中每年随访一次。随访期间只对那些有治疗需要的患者进行了肝活检。对于
PIVENS
研究中数据收集前
6
个月内未做过肝活检的患者也都重新进行了肝活检组织学检查。在入组初始和随访时患者还做了一些问卷调查。
该研究将
1 266
例患者分成
3
个独立组:(
1
)患者在获得临床和实验室指标
6
个月内进行肝活检,(
2
)患者在获得临床和实验室指标
6
个月前进行肝活检,和(
3
)没有可用的肝活检资料。
研究对象总体平均年龄
50
岁;
82%
是白种人,
12%
为拉美裔人;平均
BMI
为
33 kg/m2
;
49%
有高血压病史,
31%
有
2
型糖尿病史;肝活检证实
57%
有
NASH
,
31%
有桥接纤维化或肝硬化。因为第(
1
)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与组织学的关系更紧密,且与其他两组总体特征相似,所以作者重点分析了第(
1
)组
695
例(排除
3
例数据不全患者)患者的资料,并将该组
NASH
患者分为确诊组和非确诊组。
确诊组患者中女性占大多数(
66%
),且更有可能发生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;与未确诊组相比,前者有更高水平的
ALT
、
AST
、
GGT
和
HOMA-IR
。但两组的年龄、
BMI
、腰围、黑棘皮病发生率及是否为拉美裔人群分布没有差别。两组中低比例的非洲裔人很可能反映了该人种中
NAFLD
的低发病率。
组织学资料分析发现,气球样变与
NASH
确诊组相关的危险因素均有显著联系,说明气球样变对
NASH
的诊断具有重要地位。
NASH
非确诊组中,
16%
肝活检组织样本
NAS
≥
5
,说明
NAS
评分不能完全等同
NASH
诊断。
由于
ALT
的水平受多因素影响(如性别、肥胖、代谢综合征和实验室及检测方法的不同等),该研究采用
ALT
的三个不同的参考范围上限值(
19 U/L~40 U/L
)来评价对
NASH
的诊断,但结果均没有显示
ALT
对诊断具有显著意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。
根据肝纤维化分级,将
693
例患者(排除
5
例丢失相关资料的患者)进行分层研究,发现临床与实验室指标在肝纤维化进展不同阶段有一定的差异,但并不显著。
该研究还建立了
4
个疾病进展预测模型:
AST+ALT+AST/ALT
(模型
1
)
,模型
1
加上人口学资料(模型
2
),模型
2
加上并存疾病(模型
3
),模型
3
加上其他标准化的实验室指标(模型
4
)。对具有完整资料的
621
例患者,采用
AUROC
的方法来评估和比较这些模型与现有的肝纤维化评分系统,发现后者在预测及评价
NASH
和其他组织学特征上并无优势。
所有研究对象中,
12%
有胰岛素抵抗的皮肤表现——黑棘皮病;
4% AMA
阳性,但没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组织学证据;
5% ANA
和
ASMA
均阳性,但没有发现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组织学证据。这些发现说明,
NASH
患者比普通人群的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率高,但是这些自身抗体的出现与肝损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不相关,高效价的自身抗体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。
尽管该研究可能存在病例确认偏倚,研究所得结论可能不适用整体人群,但目前所获得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并不能可靠地预测
NAFLD
肝脏组织学的改变,还需要更多的临床和实验室信息,以及对
NAFLD
机制的新认知来探索更佳的无创诊断方法,从而更好地识别从
NASH
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高危人群。
(原文参见:
Neuschwander-Tetri BA, Clark JM, Bass NM, Van Natta ML, et al. Clinical, laboratory and histological associations in adul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. Hepatology, 2010;52:913-924.
)
|